CNCERT动态
国内要闻
垃圾邮件消耗资源 各方疾呼立法刻不容缓
截止2002年4月30日,被国外法垃圾邮件组织Spamhaus屏蔽的中国IP为280,000个; AOL、雅虎以及Hotmail等ISP所处理的邮件中,垃圾邮件的数量已经过半; 美国Bright Mail公司的报告显示,垃圾邮件占电子邮件的比例已上升至40%,2002年美国人平均会收到2200封垃圾邮件,若按垃圾邮件每月增长2%的速度递增,到2007年这一数字将达到3600封; 英国贸易工业部官员称,垃圾邮件现在占到全球电子邮件流量的40%; 韩国信息保护振兴院的统计数据表明,80%的国内电子邮件为垃圾邮件,其中60%含有淫秽内容; 2003年全球电子邮件数量将达到4420亿封,其中垃圾邮件将为…… 合法信件误成垃圾邮件 “由于所使用的语言文字的不同,来自我国、日本、韩国等东亚国家的电子邮件在欧美使用英语等字母文字的国家的电脑上往往就会显示出乱码,使得很多本属正常的信函也被列入了垃圾邮件的‘黑名单’。甚至有的国外组织将来自我国等东亚国家的电子邮件直接列为垃圾邮件。这是非常不合理的。”中国互联网协会秘书处处长李欲晓略显无奈地对记者说。 据悉,中国互联网协会正在就此同国外的相关组织进行协调,但“由于涉及到其他国家,因此处理起来的难度相当大。” “中国互联网协会对垃圾邮件的定义为:未经请求主动发送的以及用户拒收不了的邮件;广播式的群发邮件;隐藏了虚假信息的邮件,如隐藏了邮件发送地址、路由等信息的邮件;含有不良的、有害信息的邮件。”中国互联网协会副秘书长黄澄清介绍,“我们国家对‘垃圾邮件’的定义与其它国家的反垃圾邮件组织定义的、国际上通行的对‘垃圾邮件’的定义大同小异、基本吻合,只是在语言表述上、文字上存在细微的差异。” 因此,我们所讲的垃圾邮件也就是被国外定义为垃圾邮件的邮件。 近年来,一些公司或个人为了个人或商业利益,在未经用户同意的情况下,利用电子邮件发送大量商业广告及各种不良信息,形成影响极坏、后果严重的垃圾邮件。 在数量庞大的垃圾邮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向网民推销他人的电子邮箱地址,这就有可能使得一部分网民加入到发送垃圾邮件的大军中,使垃圾邮件的数量越来越多。 由于过去国内用户对服务器的开放转发(Open relay)功能不了解,导致了国内部分服务器被国外的一些垃圾邮件传播者所利用,通过过国内服务器向全球转发境外的垃圾邮件。这也是导致我国垃圾邮件数量众多的重要原因。 另外,“由于所使用的语言文字的不同,来自我国、日本、韩国等东亚国家的电子邮件在欧美使用英语等字母文字的国家的电脑上往往就会显示出乱码,使得很多本属正常的信函也被列入了垃圾邮件的‘黑名单’。甚至有的国外组织将来自我国等东亚国家的电子邮件直接列为垃圾邮件。这是非常不合理的。”李欲晓略显无奈地说。据了解,中国互联网协会正在就此同国外的相关组织进行协调,但“由于涉及到其他国家,因此处理起来的难度相当大。” 据悉,为遏制垃圾邮件在我国的泛滥,2003年6月份协调小组组织各成员单位开展了检查并关闭开放转发(Open relay)功能和清除网站上的群发软件和垃圾邮件发送软件自查工作。此项工作得到了协调小组各成员单位的积极响应, 从近期中国互联网协会对网上垃圾邮件所作的跟踪统计表明,对开放转发(Open relay)功能的整治工作取得了明显效果,如:所统计的近3600个垃圾邮件发送服务器中,只有6个中国境内的邮件服务器具有开放转发(Open relay)功能。 垃圾邮件引出经济纠纷 自1985年8月,全球出现第一封有记录的电子垃圾邮件以来,垃圾邮件便一直困扰着全世界的人们。据统计,目前全世界每天收发的电子邮件约为14亿封,其中10%以上为垃圾邮件;而我国的垃圾邮件情况更为尤其严重,经很多邮件服务器处理发送、转发的垃圾邮件高达到50%以上。 中国互联网协会反垃圾邮件协调小组日前发布的国内垃圾邮件调查数据则显示:2002年12月份我国网民每周收到的正常电子邮件数为7.7封、垃圾邮件数是8.3封;半年后的2003年7月份正常电子邮件数是7.2封,圾邮件数为8.9封。垃圾邮件与正常电子邮件的比例由108:100上升为124:100。意味着短短的半年时间里,垃圾邮件的比例增加了16个百分点,垃圾邮件的发展速度之快令人担忧。 由于垃圾邮件的大量存在,逼迫许多个人用户不得不定期更换自己的个人邮箱,再把新邮箱的地址告诉身边的朋友、同事,给工作、学习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但即使这样,恐怕不久的将来也不成了——原先一年多换个新的邮箱就行了,如今几个月就要换一个了,更有的邮箱刚注册了几天,就开始收到垃圾邮件了,太可怕了!”一个朋友深有感触地告诉记者。 仅仅过滤、处理这些垃圾邮件就将会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据估计,全世界的公司企业每年大概要花费80亿至100亿美元来解决垃圾邮件问题。甚至有报道说仅在美国,每年因垃圾邮件造成的损失就高达870亿美元。 垃圾邮件给正处在快速成长中的国内企业带来的经济损失更是巨大的。据黄澄清介绍,“国内拥有邮件服务器的企业普遍受到垃圾邮件的侵扰,有的企业每周收到上万封垃圾邮件,有的企业每年为应付垃圾邮件投入上百万元的设备和大量的人力,对企业造成了沉重的负担。” 不但如此,“垃圾邮件带来的危害还表现为:资源消耗、系统瘫痪、反动宣传、病毒传播、时间浪费等。如今,反垃圾邮件工作也已纳入中国移动网络与信息安全工作体系,”中国移动网络部副经理魏丽红说。 而由电子垃圾邮件引发的企业在技术投入、设备管理和人力成本等方面的额外投入不但会给企业来巨大的经济损失,还会引起其他的一系列问题,如公司信誉、名誉,甚至法律方面的纠纷,而由此所带来的损失则是不可估量的,也是让企业最为头疼的。 中国万网行政部总经理牟屹东就无奈地向记者表示:“由于万网的一些客户大量发送垃圾邮件,万网的部分IP地址已经被国外封杀,给公司带来了名誉和信誉的巨大损失。万网不得不停止对这类被封杀IP的客户的继续提供服务。这就给万网引来了一系列的客户投诉、经济纠纷等问题。” 牟屹东还向记者透露:“由于浙江一公司客户发送大量垃圾邮件,在被多次警告无效的前提下,万网停止了对其的服务,封掉了该公司的IP地址。由于目前国内没有明确的对垃圾邮件的处理法规,因此这家被封掉IP地址的公司不但无心悔改,反而以违反合同法、违反保障通信自由等法规为名,‘理直气壮’地将万网告上了法庭。” 技术能否根除垃圾邮件? 目前,各个公司都在研制监控、删除垃圾邮件的解决办法。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网络部副经理魏丽红介绍:“中国移动针对开放代理、转发服务器的问题,首先组织开发了专用的扫描检查工具。自2002年11月起,集团公司集中进行了三次覆盖CMNet全网的安全扫描。针对发现的问题,组织各省移动公司进行集中处理,共处理存在开放代理/转发隐患的服务器100余台;同时,集团公司和国际著名的反垃圾邮件组织建立了合作小组,针对国外投诉,又组织处理了有问题的服务器60多台;集团公司也有针对性的制定了垃圾邮件处理办法,在技术上指导各省解决垃圾邮件问题。” 263电子邮件每天接收电子邮件约2500万封,启用五重净化反垃圾邮件系统后成功阻止垃圾邮件约2000万封,拒收超过的80%垃圾邮件,而过去只能阻止约为50%垃圾邮件。 对于垃圾邮件不能根除的情况,263网络集团总裁兼黄明生有自己的看法:“首先,现有的具有直接约束力的相关法律法规还不健全,对垃圾邮件的传播者没有相应的法律进行制约和惩罚,导致许多垃圾信息制造者的恶意传播行为不能被及时并有效的制止;其次,行业协作还不够紧密,一些新的防止措施和经验很多时候还不能很好在全行业尽快普及、推广;再有,社会大众的反对垃圾邮件意识还不强、对垃圾邮件问题的关注度还不够高;最后,绝大多数用户的参与性不强。” 对于反垃圾邮件常用的技术,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清华大学信息网络工程研究中心段海新博士介绍说:“可以通过关闭Open Relay、发邮件认证、域名解析做到。”但这样也会遇到问题,“如对于漫游用户以及外来的、发给本地用户的垃圾邮件以及无法阻止以虚假信息注册。”另外,“垃圾邮件的发出者代价小,而接收者代价高;技术发达地区开放RELAY的少,技术不发达地区开放RELAY的多”也是在技术上无法根除垃圾邮件的原因。 万网则认为:缺乏涉及垃圾邮件的法规,操作处理时没有依据;公司既是运动员又是(业余)裁判,公正性受质疑;发生有关垃圾邮件处理的商业纠纷时难以得到法律保障、行业内不良竞争难制止。 看来,伪造信头等信息、使用第三方服务器RELAY、收集邮件地址、群发软件等是共同困扰厂商、用户、业内专家解如何决垃圾邮件的问题。 由于没有有效的技术防范措施,垃圾邮件的危害日渐突现。它的泛滥也极大地浪了费网络资源、占用用户的电子信箱资源、降低网络使用效率、影响互联网的正常使用,另外它还侵犯着用户的个人权利,并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造成不良影响。 如果不及时采取有效的反垃圾邮件措施,互联网上的垃圾电子邮件势必对互联网的使用、产业的发展,以及广大用户的利益构成严峻的威胁。 中国的垃圾邮件问题已经发展到了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的程度,有专家大声疾呼:“如不尽快解决,不仅将有损于我国的国际形象,成为其他国家进行封杀的对象,还将严重影响我产业发展,对我国实施以信息化带动工作化,发挥后发优势,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方针产生极其不利的影响。” 技术进步不能彻底根治的社会痼疾,必然须要法律来完成。因为法律应该尽可能及时地满足由于技术进步给社会带来的发展提供保障。反垃圾邮件立法工作刻不容缓。 垃圾邮件定义是立法关键 “对垃圾邮件的治理要做到有法可依,建立管理机制,对垃圾邮件进行有效必要的管理,包括给行政企业管理的办法、给行业组织管理的手段,同时也要给用户举报的渠道。总之需要全社会各界的紧密配合。”李欲晓强调,“要真正解决垃圾邮件的问题非立法不可。仅通过行业协会、组织来解决垃圾邮件的问题是不够的,也是不彻底的。必须以法律为基础,通过严格的法律、法规作为保障,才能彻底解决垃圾邮件泛滥的问题,对垃圾邮件的制造者产生有效的震慑作用。” 在谈到垃圾邮件立法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时,李欲晓指出:“最重要的是解决垃圾邮件的定义问题。每个国家都有各自的对垃圾邮件的定义,包括接受方、发送方等等。定义是基础,只有定义的问题解决了,其他问题才会解决。” 他还介绍了美国的一个定义垃圾邮件的方式:用户可以将自己的电邮地址放到邮件清单(mail list)里边进行公开,这表明他不想接受任何商业电子邮件。而这个mail list是任何一个电子邮件发送者都很容易得到的名单。此后该用户如果收到任何商业电子邮件,他都可以对发送者进行投诉,如果发送者还继续给该用户发送商业电子邮件,那么发送者就回受到惩罚。“而韩国正在研究在全网实行网络实名制,那样虚拟空间给人的自由将成为有限度的自由。我们可能也应该参考。” 大量通过免费方式发送的电子邮件,这样也就使用户无法获得发送者的真正信息,因为发送者可以通过虚假的注册信息得到邮箱给他人发送垃圾邮件,如果追查发送者来会很困难。存在侥幸心理,认为不会被人找到,并可以通过更换邮箱来隐藏自己。另外还要考虑通信自由、保护隐私等配套的法律法规的出台。 对于垃圾邮件立法的重要性,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清华大学信息网络工程研究中心段海新博士也指出:“这样做可以让垃圾邮件制造者知道,他们的麻烦也越来越大了。他们不仅面临着网络服务提供商(ISP)等相关部门的惩罚,还有世界各地的反垃圾邮件组织的斗争,甚至可能遭到法律的制裁。总之,利用垃圾邮件发财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对于垃圾邮件的立法工作,万网的牟屹东则建议可以“分步开展,先易后难”。即绕开定义的难关,先规范易做到的广告信函;再通过制定技术规范的方式规范发信行为。实现由小到大,逐步加强、完善的目的。他还提出了“先制定部门规章、再过渡到国务院行政法规、最终实现全国人大立法的办法。” 由于互联自身的特点,打击垃圾邮件不可能由一个国家或一个组织独立完成,必须加强行业联合联动以及国际上各国政府、管理组织与机构的共同努力。因此,很多国家都在反垃圾邮件立法方面加强了力度,希望通过立法手段解决垃圾邮件不断增长的问题。 据了解,美国已有26个州通过了有关反垃圾邮件的立法,今年年底将共有50个州通过反垃圾邮件立法,而且美国各届国会也曾多次提议,要求制定关于反垃圾邮件的法律。另外,日本、韩国、欧盟、英国、法国、意大利、比利时、瑞典、芬兰、西班牙、挪威、丹麦,以及希腊和加拿大、印度等国家也都在立法方面制定了比较详细的反垃圾邮件法案。 “我们希望相关部门加快对反垃圾邮件的立法工作,使反垃圾邮件有法可依。”李欲晓再次大声疾呼,“希望加强对反垃圾邮件工作的宣传,让用户积极参与,反垃圾邮件组织迅速反馈、企业及时处理、全行业一致行动,加强国际合作,协调行动,为中国互联网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塑造中国互联网的洁净空间。”
关键字: